草鱼的饲养与疾病预防(二)

2018-05-29  来自: 新乡市康大消毒剂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:2929

[防治方法]

时间选择。选择在水温为8℃~22℃的春季进行。北方地区尽量选择水温较低的3月进行,这有利于水霉病的预防。已感染患病的草鱼不宜进行注射免疫。
鱼种准备。规格在8.33厘米以上的各种健壮无病的草鱼鱼种均可实行免疫注射,注射前用0.5%的食盐水溶液对鱼种进行消毒处理,时间控制在510分钟。为了便于生产操作,可用敌百 虫水溶液对鱼种进行麻醉处理。
工具选择。注射器、针头以及稀释器皿须用75%的酒精消毒或用开水煮沸消毒。规格在9.99厘米以下的鱼种一般选用4.5#5#注射针头,规格在11.66厘米以上的鱼种一般选用5.5#6#注射针头,规格在16.65厘米以上的鱼种一般选用7#注射针头。为了防止注射时入针太深伤及鱼体内脏,可在注射针头上套一小截塑料管,暴露出的针尖长度略长于鱼体腹肌厚度。


疫苗稀释。浓缩液在使用前先用0.65%生理盐水稀释10倍,一瓶稀释好的疫苗尽可能一次用完,如一次用不完,可用注射器抽取需要量使用,抽取后用医用胶布封住针眼。
注射部位及剂量。在腹鳍基部注射,针头与鱼体成45度刺入鱼体。规格在9.99厘米以下的鱼种每尾注射0.5毫升稀释后的疫苗,规格在9.9916.65厘米的鱼种每尾注射0.51毫升稀释后的疫苗,规格在16.65厘米以上的鱼种每尾注射1毫升稀释后的疫苗。
细菌性烂鳃病
流行情况:该病流行于4-10 月份,鱼种至成鱼均可感染。该病常与赤皮病、肠炎病并发,俗称“老三病”。
临床症状:患病鱼游动异常,独游或散游,食欲减退,易到水上层游动,张口呼吸,严重时呼吸困难,开增氧机后仍在水面游动。体色发黑,头部最明显,鳃盖骨的内表皮往往充血、发炎、糜烂,呈现“开天窗”状。鳃丝肿胀,末端腐烂,呈白鳃或花鳃状,有较多粘液,易附着污物。
鉴别诊断:要注意与寄生虫性烂鳃病鉴别诊断,可通过镜检观察有无寄生虫进行鉴别。
治疗:用次康大二氧化氯,按每亩水深1m100-125g 的用量全池泼洒,内服药使用恩诺沙星粉,按每kg 鱼体重0.1-0.15g 的用量拌入饲料中投喂连续投喂4-6天。
赤皮病
流行情况:该病是由荧光假单胞菌引起鱼类一种常见细菌性疾病,主要危害草鱼、青鱼、鲤鱼、鲫鱼、团头鲂等多种淡水鱼,流行水温20-28℃,荧光假单胞菌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。
临床症状:病鱼体表鳞片、鳍条等部位充血发炎,鳞片易脱落,鱼体两侧及腹部最为明显,皮肤充血、出血、发炎,鳍条末端腐烂,成“蛀鳍”,病变处易感染水霉病。
治疗:使用10%戊二醛溶液,按每亩水深1m200ml 全池泼洒,饲料中添加10%的恩诺沙星粉,按每kg 鱼体重添加0.2g,拌入饲料中连续投喂3天。
细菌性肠炎病
流行情况:该病可危害多种淡水鱼类,流行水温18-30℃,常与赤皮病、烂鳃病并发。
临床症状:病鱼食欲下降,散游,腹胀,肛门红肿,剖检可见肠壁充血发炎,肠壁弹性差,肠腔内没有食物,粘液较多。
鉴别诊断:应注意与病毒性肠炎和寄生虫性肠炎进行鉴别诊断。病毒性肠炎发病急,肠道充血、具光泽、弹性;寄生虫性肠炎剖检或镜检可见肠壁或肠腔里有虫体;而患细菌性肠炎病:肠糜烂、无光泽、弹性。
治疗:对发病水体用10%聚 维酮碘溶液,按水体60ml/m3 浓度全池泼洒;按每kg 鱼体重添加0.25g 三黄散,与饲料拌匀后内服连续投喂3-5天。
竖鳞病
 流行情况:竖鳞病主要发生在春季,流行水温17-22℃。

临床症状:病鱼鳞片局部或全身竖立,鳞囊内有积液,轻压鳞片,有积液射出,鳞片易脱落,病灶处充血发炎。
鉴别诊断:应注意与寄生虫性竖鳞病进行鉴别诊断,取病变处做水浸片,置光镜下检查,可寄生在鳞囊下的寄生虫主要包括鱼波豆虫、嗜子宫线虫等。
治疗:苯扎溴铵溶液,按每立方米水体1ml 浓度全池泼洒。
打印病
[流行情况:该病是由点状气单胞菌引起的一种以皮肤腐烂、溃疡为主的细菌性皮肤性疾病。该病原体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,只有当鱼体有损伤时,才会感染发病。以夏秋季节常见。

临床症状:病灶主要发生在背鳍以后的躯干部,以及腹部两侧,病变处呈圆形、椭圆形的红斑,似在鱼体上加盖红色印章,病灶处皮肤充血、出血发炎,形成溃疡,与周围正常组织界限清楚,严重时露出骨骼或内脏。
治疗:聚 碘,按水体0.15ml/m3 浓度全池泼洒,拌料内服恩诺沙星粉,20mg体重,一天一次,连用3-5天。
疖疮病
 流行情况:疖疮病是由疖疮型点状气单胞菌引起的一种淡水鱼常见细菌性疾病。主要危害草鱼、青

鱼、鲤鱼、团头鲂、鲢、鳙等鱼类。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。
临床症状:病变常发生在背部肌肉,背部隆起,用手轻按隆起处,肌肉失去弹性、质地较软,严重时病灶处出血发炎、溃烂。
鉴别诊断:应注意与粘孢子虫病进行鉴别诊断,取病灶处镜检,观察是否有粘孢子虫感染。
治疗:康大二氧化氯按水体0.5-1ml/m3 浓度全池泼洒,恩诺沙星粉,100-150mg消毒剂 体重,拌饲投喂,一天一次,连用3-5天。
白头白嘴病
[9]  流行情况:该病是由粘细菌引起的疾病,可感染多种鱼类,尤其对草鱼夏花危害最大,发病率、死亡率高。本病主要在夏季流行。

临床症状:病鱼自吻端至眼球处的皮肤颜色变淡,呈乳白色,口肿胀,周围皮肤糜烂,呈白头白嘴症状,将病鱼取出水面,症状则不明显,个别病鱼的颅顶充血,呈现“红头白嘴”症状。
鉴别诊断:应注意与车轮虫寄生引起的白头白嘴症进行鉴别诊断,取病灶处进行镜检,观察是否有寄生虫即可区别。
治疗:苯扎溴铵溶液,按水体0.22-0.33ml/m3 全池泼洒,恩诺沙星粉,150-200mg消毒剂 体重,拌饲投喂,连用5-7天。
细菌性败血症
 流行情况:该病流行季节最长,危害鱼类种类最多,发病率高,死亡率高,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。

临床症状:病鱼眼眶、口腔、鳃盖、鳍条、两侧体表充血、出血,眼球突出,肛门红肿,腹胀,剖检可见腹水,内脏有不同程度的肿大、充血及出血。
治疗:聚 碘,按水体1ml/m3 浓度全池泼洒,连用2d,第三天起分别用维生素K3、三黄散制成药饵,每kg 饲料,分别为8g6g5g,连用5-7天。
相关措施
预防
养过草鱼种的池塘,特别是以前患过草鱼三病(肠炎、烂鳃、赤皮病)的池塘不要用于草鱼种的培育。
1.对旧鱼塘彻底清淤,通过清淤和曝晒池底,以杀死病菌、病毒,消除鱼病隐患。

2.把好鱼苗质量关。如果是自繁的,最 好在繁殖前对亲鱼进行灭活疫苗的注射。如果需引种,最 好从国家或省级苗种基地引进。

3.草鱼与鲢、鲫的放养比例控制在80:20左右。

4.草鱼种培育前期,在57天内完成鱼苗的驯化抢食,饲料投喂要充足,防止因饲料短缺,造成鱼苗体质弱。

5.精饲料须用草鱼种专用配合饲料,在7月中旬以前(体长10厘米左右)以投喂精饲料为主,加快鱼苗的生长;7月中旬-9月中旬,减少精饲料的投喂量,增加优质青绿饲料的投喂量,使精饲料与青饲料的比例控制在1:34:99月中旬以后,适量增加精饲料的投喂量,精青饲料比例控制在1:11.5。同时在6月下旬~9月下旬,精饲料中要加入抗菌药防鱼病。

6.注重日常消毒管理:⑴鱼种培育前期即6月中旬以前,每15天左右每亩用2030公斤生石灰全池泼洒1次。⑵6月中旬~9月中旬每10天左右每亩用80g120g康大二氧化氯消毒剂全池泼洒.⑶养殖中后期,每月每亩全池泼洒1公斤光合细菌1次。

治疗
1.寄生虫鱼病:如中华鳋、三代虫等,每亩用杀虫剂全池泼洒,隔天1次,连用2次。

2.肠炎、烂鳃、赤皮病:⑴发现草鱼种因患"三病"有一定的死亡数量后,应立即减少精饲料的投喂量或不喂精饲料,也不投喂青饲料。停料35天以后,投少量拌有肠炎烂鳃灵的青饲料,以后慢慢增大青饲料的投喂量。待鱼病缓解后,再投喂少量的精饲料。⑵将每亩5公斤大黄干燥片(粉碎),用浓度0.4%的氨水浸泡14小时以上,全池泼洒,连用3天。⑶用纯度99%的卡那 霉素粉剂0.5克粘附1公斤芜萍,投喂量为鱼体重的1.5%左右,连用1周。注意:在草鱼种患"三病"较严重时,忌用含氯药物如漂白粉、二氧化氯等。否则,会造成患病鱼种的大批死亡。

.草鱼肝、肾疾病的症断和治疗
1、黄肝(肝炎)

症状:肝脏显土黄色,胆液显浅黄色或无色。病症严重的一般还伴有肾脏肿大,腹腔有积水,肠道红肿等症状。
病因:由细菌病原体,如嗜水气单孢菌等引起的组织器官病变。
治疗:采用水质改良与体内外杀菌并举的技术措施。
1.第一天和第三天,每亩水体用康大二氧化氯80g120g克,化水后全池泼洒。同时在第一天开始在饲料中中药制剂或免疫制剂等35天。

2.在完成第一个疗程后每亩水体用EM益生菌250克以改善水质,降解有害的游离态氨、氮,控制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。

2、绿肝

症状:病鱼离群独游,头和背部有发黑现象等。解剖发现肝脏中有绿色斑块,胆肿大,胆液显深绿色。
病因:草鱼长期、并大量摄取了有刺激性物质的食物;或饲料中霉菌数量超标。
治疗:
1.不投喂发霉变质的饲料。

2.调整或适当减少饲料的投喂量。

3.投喂药饵。在草鱼饲料中加入解毒、排毒、消炎等药物,如"三黄散""五黄液"等,连续投喂57天。

3、白肝(脂肪肝)

症状:鱼体肝脏显白色。
病因:饲料营养不平衡,或饲料中脂肪含量过高。
治疗:调整饲料营养结构比例;或降低饲料中的脂肪含量。
4、肾炎

症状:肾脏有炎症且积水,肾功能下降。同时伴有腹腔积水,鱼体外表伴有败血性出血症状。
病因:由环境因素与病原体,如嗜水气单孢菌等,单独或联合引起的肾脏病变。
5、花肝

症状:病鱼离群独游,鱼的头部和背部发黑,鳃部带有少量污泥,鱼鳍基部发红,死前常跃出入面。解剖发现肝脏上有绿色、白色相间的斑块,胆液显深绿色或淡黄色,肠道前部发红,有部分病鱼肾脏有炎症。
病因:绿肝与白肝的综合症。
治疗:
1.调整饲料营养结构比例的同时,适当地减少饲料投喂量或投喂次数,让鱼进行自身调整。

2.投喂药饵。在饲料中加入解毒、排毒、消炎、促进代谢的药物,青板黄柏散、三黄散十盐酸土霉素。

3.综合方法可参照绿肝与白肝的方法,并加以综合。

二、草鱼肝、肾疾病的预防
1.调控水质,定期用菌。在养殖水体中定期使用EM益生菌(乳酸菌、枯草芽孢杆菌、地衣芽孢杆菌、光合菌等有益菌种),用量为每亩水体250克;或养殖水体使用消毒杀虫剂48小时以后,再使用EM益生菌,以控制水体中有害物质的产生。

2.投喂营养全 面的饲料。

3.注意饲料的卫生指标。

4.定期消毒,控制有害微生物的数量。

关键词: 消毒剂